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云南省省级监测中心及监测单位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0年8月31日

     2020年8月15日——提升中国真菌病诊断能力大事件。“真菌病原学回顾性调研及真菌血流感染主动监测技术方案培训及监测单位授牌仪式”-云南分会场圆满落幕,云南省23家成员单位监测网负责人共同见证了真菌病监测网在云南省落地启动的历史性时刻。真菌感染在临床占比逐年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不合理诊治导致诸多家庭的遗憾和医患负担严重。
      愿“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的理念持续渗透沉淀,助力临床每一天应对真菌的战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在全国31个省市同步召开真菌病原学回顾性调研及真菌血流感染主动监测技术方案培训暨真菌病监测单位授牌仪式,会议采用线下各省分会场和线上主会场联线的方式,于上午9时开始。
      主会场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全国真菌病监测网负责人 徐英春教授做开幕致辞,介绍了与会的各省卫健委药政处、医政医管处的领导,表示有决心通过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的联动,推进检验组织的标准化,提高临床真菌病的诊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李大川处长致辞,表示真菌病是全国除感染性疾病外,第二个开展全国监测的病种,可见其重要性。为协助各地医疗机构做好真菌病的监测工作,也对各省市医政医管部门和国家监测中心提出了几点要求。相信在各级健康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各医疗机构的努力和专家的积极推动,我国真菌病监测工作一定会取得密切成效,为提高真菌病诊疗水平、维护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接着到了各省线下的授牌仪式环节,云南分会场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单斌教授主持,云南省卫健委药政管理处汤理帆副处长致辞,提到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2020年第8号文件,要求各地医疗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持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水平。抗真菌治疗药物作为抗菌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进一步的行政管理、临床合理使用。通知中重点提及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真菌病监测网未来的工作也将围绕这些战略重点开展。第一,要持续性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第二,落实药师管理相应要求;第三,强化感控;第四,加强检验支撑、促进抗菌药物精准使用,也是成立真菌病监测网最核心的价值;第五,依托信息化建设,助力抗菌药物的科学管理;第六,加强培训考核。汤理帆副处长提到真菌病监测网将会在提升临床的诊疗功能和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强化实验室真菌病监测能力方面发挥正面且积极的作用。
  
       授牌仪式由汤理帆副处长和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云南省监测中心负责人宋贵波博士共同揭开云南省级单位的铜牌。授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省级中心单位,负责人宋贵波博士表示,真菌病监测网任重道远,相信在省卫健委和国家中心领导下、各成员单位的支持参与下,真菌病监测工作一定会继往开来、不断向前。接着授牌嘉宾分三批为22家成员单位授牌并合影。
  
      主会场由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副主任 马小军教授主持,由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陆旻雅博士带来《血流感染主动监测工作计划及技术方案培训》,详细介绍了血流感染监测目的和工作计划,包括数据如何收集与上报、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接下来由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副主任林丽开主持,由全国真菌病监测网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瑶带来《真菌病原学回顾性调研工作》的报告,回顾了真菌病监测网2009-2018年的工作数据,经过前期的真菌实验室建设和能力基线调研项目、线上培训,详细介绍了后期各成员单位如何进行数据填报。
      主会场启动提升中国真菌病检测能力倡议书发布仪式,由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柴文昭教授主持,由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主任胡继红教授、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荣誉理事长胡宁宁女士、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抗感染业务总经理杨蓓女士、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粟艳女士共同担任倡议书发布嘉宾,共同倡议关注真菌病、共同提升真菌病检测能力势在必行。
      围绕如何致力于提升真菌病的诊疗及检测能力,由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主任胡继红教授主持,北京主会场和上海、杭州、武汉三地分会场专家开展了热烈的圆桌讨论。北京分会场的王沛教授回答了关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运用;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就真菌培养与药敏开展面临的困难和收费等问题进行了回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教授提到基层医院要具备真菌的培养鉴定技术,大型医院除了基础的检测技术,还要有PCR/NGS等新技术,以满足临床精准治疗要求和对基层医院的帮助;武汉分会场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镛教授,提到卫健委最新发布的8号令,尤其是第四点,加强检验支撑、落脚点在精准使用抗菌药物,提升检测质量和能力,推动质检方法的合法化;林丽开教授从医保支付方面提到,要求用最少的检验手段明确感染诊断,未来的医保支付在不同的医院会采用不同的DRGs实现支付差异化;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抗感染市场部负责人孔从宁女士,提到研发新药是辉瑞等制药公司责无旁贷的责任,辉瑞会继续把全球药物以最快的速度引进到中国,希望诊断能力提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做临床研究、加快药物审批。
       最后由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全国真菌病监测网负责人徐英春教授进行大会总结,谈及了诊断是患者一生的事,真菌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从诊断做起,共建健康中国。
  
       下午云南分会场开展了真菌日微生物对话临床会议,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单斌教授做开场致辞,首先由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赵颖教授带来专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其应用》,提到了侵袭性真菌病目前的实验室诊断分为传统涂片培养和非培养技术,传统涂片培养敏感性低,不能区分定植、污染或感染,对人员和标本要求高等,而非培养技术简单快速,操作流程标准化,易于推广,目前有真菌抗原检测、真菌抗体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重点介绍了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应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漪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李薇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单斌教授分别就赵颖教授的专题进行了提问。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李薇教授带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提到近年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持续上升,常发生在有宿主高危因素和(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需结合宿主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四方面进行分级诊断,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分级治疗策略;抗真菌药物要参考药物抗真菌谱、药理学特点、真菌种类、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最后是临床老师们都非常喜欢的MDT(多学科诊疗)环节,由刘漪教授主持,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何杰明老师带来一例真菌感染疑难案例的汇报,参与MDT的点评嘉宾有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的谭芳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柴燕玲教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邢西迁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郑鹏程药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张正华医师,参会嘉宾有来自云南各医院的临床专家和检验科老师,刘漪教授带领MDT点评专家团就病例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最后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单斌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电话:010-69159788

邮箱:CFDSSO@163.COM

扫码关注

版权所有:© 真菌病监测网2019

版权所有:© 真菌病监测网2019          技术支持:北京民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