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监测单位授牌仪式及真菌病原学回顾性调研及真菌血流感染主动监测技术方案培训会议”盛大开幕,会议由31个省级监测中心和755家监测单位参加,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授牌仪式在各省级中心单位所在地举办,开幕式和技术方案培训采取线上远程会议形式。全国各省分会场进行连线会议,北京会场的国家卫健委主管部门领导、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负责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分别致辞,并宣布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正式运行。
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湖北省级中心落户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省级中心及18家成员监测单位授牌仪式和学术会议在武汉费尔蒙酒店举行。湖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何辉副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务处吴剑宏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镛教授及18家监测单位代表出席了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湖北省监测中心授牌仪式。
湖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何辉副处长首先致辞,他强调了真菌耐药的严峻现状与提高真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肯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作为湖北省顶尖的医疗单位为湖北省医疗行业做出的贡献。
随后,由何辉副处长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务处吴剑宏处长为湖北省真菌病监测网省级中心揭牌。然后吴剑宏处长发表讲话,他表示将积极支持湖北省真菌病监测网省级中心做好后续监测工作,同时强调了检验科的卓越贡献,特别是面对今年突如而其的新冠疫情,检验科同仁一往无前地战斗在抗疫最前线。
接下来,由何辉副处长、吴剑宏处长,孙自镛教授为湖北省真菌病监测网18家成员监测单位授牌并合影留念。
线上线下授牌仪式结束后,省网成员以线上方式接受了真菌病原学回顾性调研、真菌血流感染主动监测工作计划及技术方案培训,参加了“提升中国真菌病检测能力倡议仪式”及 “如何致力于提升真菌病诊疗及检测能力” 圆桌讨论会,与会六位专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其中湖北省中心单位负责人孙自镛教授主要就如何提高真菌病检测能力,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各项检测试剂盒审批流程进度能够提速以便能尽快投入市场,二是希望推动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的规范化和认可度。会议最后,由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徐春英主任总结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下午,湖北省分会场进行了学术活动,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孙自镛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科熊盛道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倪明教授、呼吸科张惠兰教授、检验科陈中举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梁科教授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倪明教授聚焦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实践与思考。提出免疫力正常也可能发生侵袭性真菌病;更快更准的判断侵袭性真菌病并给予恰当的初始治疗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问题;重视本地的真菌耐药数据,避免抗真菌药物滥用。倪明教授报告完毕后,孙自镛教授提出的临床如何看待NGS的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张惠兰教授从COPD病例切入,阐述了COPD是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长期使用激素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与真菌感染有关,真菌细菌合并感染严重性更高等观点。
梁科教授主要讲述HIV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性,尤其是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病亡率极高,分享了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经验。
陈中举教授从实验室视角讲述了真菌病的诊断经验,深入解读了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指南,介绍了实验室现有的检测技术及项目。
最后,两位主席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孙自镛教授指出,真菌病诊治面临挑战,多学科联动,有效提升真菌病诊疗水平,才能有效防止抗真菌病药物的滥用。熊盛道教授盛赞四位讲者的精彩演讲让我们认清了真菌耐药的严重性,吹响了“遏制真菌耐药,势在必行”的号角。
至此,湖北省省级中心分会场学术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