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四川省培训班/华西检验联盟真菌感染监测网2021年度培训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1年7月5日
本次真菌感染监测培训会旨在推动四川省真菌耐药监测发展,促进各级医院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医疗机构真菌性疾病诊疗水平及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及应用管理水平。
会议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党支部陈捷书记开幕致辞,实验医学科谢轶教授、康梅教授、李冬冬教授、马莹教授等主持。本次培训会内容充实丰富、精彩纷呈,分为真菌病例大赛、理论讲座培训、实践操作培训三大版块。其中病例赛邀请到全省多家医院感染与检验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嘉宾,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吕晓菊教授、何芳教授、康梅教授,华西第二医院的周伟教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李红霞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杨莉莉教授,雅安市人民医院何霞教授、遂宁市中心医院赵明才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丁银环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谢宁教授等。
病例大赛参赛选手积极准备,分享疑难真菌感染病例。各级医院学员们踊跃报名注册,积极参加理论及实践培训会。最后,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四川省级监测中心负责人康梅教授,呼吁各级医院检验科参加华西医院牵头的真菌感染及耐药监测实验室能力验证(PT),共同提升临床实验室真菌鉴定及耐药监测水平。
精彩培训会回顾
真菌病例大赛
第一届“丹娜杯”侵袭性真菌病病例演讲大赛(四川站)决赛圆满结束,共10选手经各分赛区角逐进入本次决赛,一等奖由罗晶晶获得,二等奖由廖全风、马莉、彭溪获得,梅敏、张杰、郭杨柳、高伟、安娜、胡小勇等取得三等奖。
21日上午,本次培训会进行理论讲座,分别由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吴思颖老师分享了真菌形态学检查的内容,包括从较常见的念珠菌、曲霉、隐球菌、毛霉、青霉属到少见的赛多孢、镰刀菌属等;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的何超教授介绍了质谱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包括质谱的发展过程,原理,MALDI TOF MS操作流程,系统条件优化,以及酵母菌、丝状真菌的MALDI TOF MS鉴定要点等;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王婷婷老师系统介绍了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血清学诊断现状与进展,包括真菌基础结构,IFD发病机制,临床目前应用的IFD血清学检测方法、临床价值以及检测研究进展;四川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樊莉莉教授分享了一例极具研究意义的临床病案,同实验室的同仁交流了临床诊疗思路,强调实验室诊断对于临床诊疗的重要性,加强临床与实验室的交流的必要性。
21日下午,来自四川省真菌病监测网成员单位、华西检验联盟真菌感染监测网成员单位以及各兄弟医院的70余名学员,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医楼临床技能中心进行了真菌感染实践培训。本次培训分4站,模拟临床病例检验诊疗流程,涵盖样本采集、真菌形态学鉴别、真菌血清学检测、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提问,踊跃参与实践操作,现场氛围活跃。会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会议及培训内容详实,贴合临床工作,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