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暨第二届“丹娜杯”侵袭性真菌病典型案例交流会 (大湾风采站)启动会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
2022年5月22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及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海南省人民医院联合承办,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暨第二届“丹娜杯”侵袭性真菌病典型案例全国巡回系列交流会(大湾风采站)启动会以线上的形式盛大召开,会议邀请来自临床、检验、院感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就真菌病诊疗新思路、新观点作专题报告分享,共谋真菌病诊疗新进展。会议当天,观看人数更是高达1200余人,可见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会议讨论热烈,收获满满!
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议非常荣幸邀请到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主任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李学钧处长作开幕致辞。
首先,徐主任代表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感谢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李处长对本次会议及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的大力支持,肯定了由廖康教授带领的团队对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做出的重要贡献,相信未来广东省在廖教授的带领下一定可以做出更卓越的成绩。
随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李处长作开幕致辞,李处长针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连续2年印发的《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做了深度的解读,阐述了目前国家对于真菌病诊疗的重视程度,并号召省真菌病监测网要贯彻落实相关目标及通知。李处长又分享了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自成立以来的流调数据,指出当前医疗机构存在的不足,应进一步提高真菌实验室能力建设。同时,李处长肯定了廖教授主办的省内真菌培训班、交流会及病例分享交流活动的巨大价值,也期望未来可以组织更多学术活动,提升本省真菌病的诊疗能力,让更多的微生物老师积极参与到真菌病诊疗实践中来,助力提升中国真菌病诊疗能力。
专题报告环节

郭鹏豪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郭教授从不同标本类型菌株分布、临床主要真菌的药物敏感性、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流行数据分析、呼吸道曲霉菌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上报数据统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五个方面阐述了2021年度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上报的数据分析情况,并整理出在数据收集及分析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最后,郭教授针对以上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对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未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廖康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廖教授针对监测数据上报情况、省网培训情况及新增单位情况对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2021年的工作做了总结,指出数据上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肯定了血流数据上报中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过去一年中通过培训、交流会等形式的学术活动,各医院老师在真菌病诊疗方面的显著提升;针对2022年的工作计划,廖教授从完善真菌病监测网的架构与制度、开展丝状真菌室间比对、加强有效性人员能力培训、加强多学科交流、推动真菌药敏试剂更新、加强发展新的监测单位、举办第二届真菌病例演讲大赛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享和总结,为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新一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周浩教授
周教授分享了2例真实的真菌感染案例,从病例的基本信息、既往史、现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完善的病例信息,深度还原了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各位与会老师提供了详细的诊疗思路。进而阐明了mNGS在真菌诊断中所具备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应理性看待mNGS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场景,才能更大的发挥其诊断作用。

张伟铮教授 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会议第二部分为第二届“丹娜杯”侵袭性真菌病典型案例交流会(大湾风采站)启动会,会议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主任担任本次会议的名誉主席,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廖康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存巍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黄涛教授、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薛博仁教授以及原香港玛丽医院梁皓钧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席,来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丹娜生物分中心的王贺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主持。
徐主任首先向各位同道、专家对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肯定了第一届“丹娜杯”对真菌病诊断能力的提升中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对第二届“丹娜杯”典型案例分享交流会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更多老师参与进来,进行案例分享交流,提供更多关于真菌病诊疗思路,进而推动我们国家真菌病诊断水平,特别从诊断、治疗到预防和控制等方面。也希望通过类似更多的活动和会议逐渐完善和规范化真菌病诊断流程,提出中国方案,共同来促进真菌病诊疗事业的发展,为我们的健康,为人类的健康做出重要的贡献。
廖康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廖教授指出最初想举办病例分享交流会的目的是从实验室角度出发,通过案例的总结,让微生物学老师更多去关注临床诊断思维,学会把检验的结果如何更清晰、更好的去解读给临床医生用于临床的诊疗。同时肯定的会议带来的巨大价值,通过案例的分享,挖掘出很多年轻的人才,收集到很多精彩案例,让更多基层医院参与进来,对于真菌的鉴定思路和临床思路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曹存巍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涛教授 海南省人民医院
薛博仁教授 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梁皓钧教授 原香港玛丽医院
薛博仁教授 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郭鹏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华 海南省人民医院
李萌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接下来进入到第二届“丹娜杯”侵袭性真菌病典型案例全国巡回系列交流会(大湾风采站)项目介绍暨启动仪式环节,廖教授从第一届“丹娜杯”精彩回顾、第二届“丹娜杯”项目流程计划两个方向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本届交流会的会议背景、会议特色、启动会、案例征集及筛选、总结会、案例收集标准、学术转化、优秀案例评价标准及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等各环节内容作了认真解读。充分调动了各省份单位参与会议及投稿案例的积极性。
最后,会议进入到讨论总结环节,各位专家、教授针对观众的提问作了详细的解答与分享。值此,会议进入尾声,希望本次会议的召开,能够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了解真菌、了解真菌病诊疗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临床及检验老师参与进来,提高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和微生物人员对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临床微生物人员参与真菌病诊治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和检验老师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和治疗的认知,为临床与检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中国真菌病诊疗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真菌病诊疗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