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广东省监测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腊月冬藏,岭南花香,2022年即将过去,广东省真菌病监测中心在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和广东省卫健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真菌流调现状分析、线上下基层教学交流、行标指南解读、线上临床案例探讨研究等多样化形式活动。省监测中心工作始终围绕以高质量的耐药菌监测数据为核心,了解全省的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提高监测单位的检测及诊断能力,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实现助力多学科诊疗。据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省真菌病监测单位69家,入网数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度连3个季度,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单位均及时上报病原学数据。
厚积薄发——借力多学科夯实真菌检验认知
通过人员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监测单位的病原学检测能力、数据分析及多学科的沟通能力,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质量。在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支持下,依托名家讲堂、抗感染论坛,省中心开展了五期线上真菌学术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微生物感染领域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解读检验规范与新技术应用,线上参与人数超过万人,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例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解读《念珠菌感染诊治现状》,从侵袭性真菌病趋势、易感高危人群类型、IFD诊断困惑、抗真菌治疗策略、念珠菌定植与感染、念珠菌病原学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案、抗真菌药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丽教授带来《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操作规范》授课,从真菌概况、国内真菌检测能力、真菌实验室诊断相关指南、真菌实验室仪器设备基本配置、各种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真菌培养基接种选择和方式、真菌培养条件和时间等方面展开细致讲解。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科教科负责人张伟铮主任《肺孢子菌肺炎的实验室检测》讲解了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风险因素、耶氏肺孢子菌的定植与传播、肺孢子菌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浩教授周浩《mNGS 技术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优势与不足》阐述mNGS在真菌诊断中所具备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理性看待mNGS技术在临床真菌诊疗中价值和应用场景。同时邀请国际英国皇家病理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生物学学会院士Malcolm Richardson教授以及曼彻斯特大学传染病学专家Riina Richardson教授分别交流《抗真菌耐药的分子检测》和《抗真菌药物耐药及其临床意义》专题,与省院感、检验专家开展真菌耐药分子机制的前沿话题交流。
兼听则明——多学科合力抗真菌感染
通过微生物检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的交流,提升不同专业人员对于真菌监测数据的解读及应用能力,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及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联合主办,我省监测中心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监测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监测中心(海南省人民医院),华南地区三家中心联合的第二届“丹娜杯”侵袭性真菌病典型案例交流会(大湾风采站)以线上的形式顺利召开,会议邀请来自临床、检验、院感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就真菌病诊疗新思路、新观点作专题报告分享,共谋真菌病诊疗新进展。另外,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与广州市医学会广州血液学分会共同举办“见微识远”学术会议,对血液科IFD的诊疗策略、镰刀菌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等问题展开实验室与临床面对面的讨论,提升对血液病人群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治能力。省监测中心每一期的举办的学术交流都设置了临床病例分享环节,通过临床、临床微生物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交流讨论,加深了各学科的相互了解,推动多学科在真菌检测和诊疗的合作。
广东省真菌病监测中心将持续目标改善临床微生物真菌耐药数据上报质量、增强微生物实验室真菌能力建设、普及基层认识了解真菌检测方法、加强临床医生与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科室的多学科合作对话机制等多维度,携手应对我国目前面对的真菌感染检测难题,以切实提高广东省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