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诊疗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期)在安徽、四川、湖北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0日
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于2019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批准成立(国卫办医函[2019]481号文),旨在提供医疗机构真菌病诊疗能力和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为切实贯彻文件要求,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牵头开展真菌诊疗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组织管理、微生物、药学、感染等领域专家对省级中心进行现场调研及相关成员单位的学术交流,对真菌病监测管理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和抗真菌药物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及研讨,总结优秀工作经验,对存在问题提出指导建议,与辖区内监测单位进行交流。从而提升医疗机构真菌诊疗与管理能力水平。
本项目第一批在浙江、广东、河南、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湖南等8省调研基础上,第二批持续在另外8个省份开展。截至目前,已于2024年12月8日(安徽)、2024年12月19日(四川)、以及2025年1月9日(湖北)在三省省级中心顺利召开!
项目邀请了赵颖波、林丽开、胡继红、杨帆、吴超、逄崇杰、杨周生、梅丹、姜玲、赵建宏、喻华、王瑶等管理、微生物、药学、感染领域相关专家分组到安徽、四川及湖北等省级中心调研及相关成员单位多学科专家学术交流。三省卫健委主管领导出席本次调研,各省级中心医院主管领导、微生物、药学、感染及临床相关的多学科专家团队热烈接待。
12月8日安徽场
12月19日四川场
1月9日湖北场
本项目上午进行省级中心真菌诊疗与管理能力现场调研,下午进行监测网相关成员单位多学科专家学术交流,总计超过69家医院及200位医务人员参与学术交流。会议提出:
1. 省网管理:规范数据上报质量及监测技术能力和水平。省级中心积极推动省内三级医疗机构入网,保障省内监测单位数据的完整上报与数据质量。加强对各参与单位的督导与培训,确保所有医疗机构能及时、准确地上报真菌血流感染主动检测数据。
2. 真菌精准诊断:规范设置独立真菌检验工作区,补充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工作人员与医院床位数比。同时完善真菌感染的多重诊断技术,特别是G试验、GM试验、曲霉IgG抗体、隐球菌荚膜抗原、mNGS等真菌检测手段,规范诊断流程及高质量诊断结果,指导临床规范诊疗及合理用药。
3. 规范真菌诊疗:及时的G/GM试验等真菌诊断送检且动态监测,根据宿主因素、影像学、微生物学因素等进行预防、经验、诊断驱动及目标治疗。根据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点、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指南推荐、安全性等进行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对于疑难重症患者,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MDT),保障真菌感染的规范和精准诊疗。
4. 抗真菌药物管理:健全抗真菌药物管理制度和团队,及时调整院内抗真菌药物目录,对于临采超过5次的品种应及时组织专项评估并纳入常规目录调整流程。在临床急需但受限于目录品规无法及时增补的情况下,可依据超品种备案制度特殊引进。同步推进药物分级管理体系,遵循"能口服不注射"的原则,保障门诊患者用药可及性,以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需求。